首页 > 服务项目 > 详情

“用工荒”突破口在长效用人机制

时间:2012/10/28来源:厦门山海宏劳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用工荒,工资,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农民工

中国劳务网讯:

“缺人、缺人、缺人……当各行各业频频高呼‘用工荒’时,我们必须承认:‘用工荒’正成为常态并将长期存在。”19日,正忙着到处招人的济南万家盛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家盛世”)总经理万忠,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用工双方需求同步提升

万忠从春节前就开始为不断扩大的用工缺口忙碌。“通过年前对雨润、雷诺西服、北京外事安保等合作企业的调研,以及和同行的交流,我们预计春节后山东的用工缺口很大,而且短时间内无法缓解。”万忠告诉导报记者,作为济南最大的承接劳务派遣的企业,万家盛世外派员工分布在烟草、机械加工、建筑、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现在要人的公司很多,岗位需求超过3000个,但从我们分布在全省的30个点的招人情况看,连百分之一的工人也提供不了。”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围绕用工的矛盾纠结在企业和工人之间: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是许多人找工作难。“从近几年我们劳务输出双方的需求看,特别是去年以来,用工双方间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企业刚性需求不断增强,但人员素质却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工人对于职业发展的前景要求提高,但企业也难以满足。于是,人员流动无论是有目的的还是盲目的都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就是‘用工荒’频现。”万忠对导报记者分析。

据万忠介绍,随着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在提高,或者说对工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在提高。“从去年我们承接的一些劳务派遣的需求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大多数企业的订单增多,生产量扩大,企业迫切需要技术水平高、能对流水线上的情况进行处置的工人,而非单纯的流水线操作员。”万忠表示,是否掌握多门技术、综合素质水平高不高,已成为企业招收工人的重要考量因素。

“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的自我要求和前景也更加看重。”万忠解释说,如今的“90后”对于工作的需求不仅局限于挣钱多少,而是要看工作环境是否舒适、人际关系如何、距离家的远近、生活安排等。“与原先相比,他们更加看重是否适合自我发展,能否学到一技之长,前景如何,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万忠告诉导报记者,当用工方与求职者之间的要求发生偏差,或者说由于意愿难以达成统一时,“用工荒”也就出现了。

做足留人文章

据导报记者了解,为应对“用工荒”,不少企业开始考虑工人的就业心理,建立留人长效机制。“在文登打工的外地职工,春节后返岗率超过九成。”文登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副主任邵宗明告诉导报记者,文登企业通过不断提高工人工资和开展各种关爱职工活动,职工队伍保持了相对稳定。

“我们所接触的用工单位不少已经开始在留人上做文章了,如给工人涨工资、转为正式员工、加强培训等。”万忠表示。

万忠告诉导报记者,他所服务的济南某企业是全国某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在济南设立的分厂,为解决用工问题,企业选择了在济南郊区建厂,以缩短用人半径,直接对接周边县市的劳动力输出。除此之外,对于劳务派遣员工实行与普通工人一样的福利待遇,缩减工作时间,干得好的可以转正、涨工资、到外地培训,除交纳“五险一金”外,还为他们买了意外险,并提拔一线工人做班组长,有的提升为中层,或转行做市场等等。“由于考虑了工人的需求和身份认同,对于留住工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用工缺口。”万忠表示。

另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由于对工人的技术需求较高,除为劳务派遣员工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外,还将他们纳入工会管理,福利待遇与正式员工一样,有些比正式职工的工资还要高。此外,还实行人带人、徒弟带徒弟等有奖招工措施。

“从总体上看,企业对留住人都开始用心思了,但尚未形成一套专业、考虑工人未来的体系。”万忠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应在教育上下工夫,如职业教育应多一些技术含量,不能过多地通过实习不负责任地将学生推向社会;另外,对于工人的培训时间应遵守法律规定。关键是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和工人共同努力,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而工人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